井冈山精神永不过时

发表时间:2017年05月31日

2017年4月18日至21日,我参加了国家知识产权局2017年第1期党员革命传统教育培训班,来到了素有“天下第一山”的井冈山,开启了为期4天的红色体验学习之旅。在江西干部学院的精心组织下,我们身穿红军服,头戴红军帽,置身革命遗址,聆听现场教学,体验当年的革命斗争;面对革命先烈,缅怀革命者们英勇献身的气概;踏寻革命先辈的足迹,体验井冈山不朽的革命精神。在这短短的4天学习时间中,我感触很多,对90年前的井冈山斗争有了新的认识。

一、坚持实事求是,不唯上、不唯书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国内政治局势急剧逆转,中国革命进入低潮。八七会议后,毛泽东作为中央特派员到湖南改组省委,并发动和领导了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许多人纷纷响应,很多有志青年也加入了进来。当时,根据党中央和湖南省委的部署,起义部队是要攻打长沙等中心城市,但在准备攻打中心城市的过程中遭受重大损失,人数由5000多锐减到2000人左右,毛泽东当机立断,毅然改变党中央和湖南省委攻打长沙的原定部署,决定保存实力,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中去坚持武装斗争,发展革命力量。最终,毛泽东同志带领剩下的起义部队来到了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建立了第一块革命根据地,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开创了中国工农武装割据的斗争模式。

如果毛泽东同志一味地按照当时党中央和湖南省委的决定攻打大城市,很可能秋收起义的部队会被消灭殆尽,中国的革命会陷入长期的低潮,历史也会被改写。但毛泽东同志没有照搬苏联十月革命的经验,而是分析了当时中国的形势,作出了正确的判断,挽救了当时的脆弱的革命,并最终走上胜利。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也需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多调查研究,既不保守不前,也不浮夸冒进,这样才能把我们的工作做好。

二、坚持理想信念,不轻言放弃

1927年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同志率领秋收起义部队来到了井冈山。井冈山艰苦的环境、国民党军队的不断围剿,使许多官兵情绪失落,有的官兵发了“红旗还能打多久”的疑问。面对此种情形,毛泽东同志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分析当时的形势,指出了中国红色政权存在的原因,为革命指明了道路。在以后的革命过程中,不管遇到多大的挫折,毛泽东同志也没有退缩和放弃,一直坚持自己的理想信念,写下了《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等理论著作,为革命提供理论支持。从1927年10月至1930年2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存续期间,共牺牲了48000多人,其中有名有姓的为15744人。即使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还有那么多人在坚持革命,坚持斗争。

在我们的平常工作和生活中也要学习毛泽东同志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坚持自己的理想信念,增强自信,不轻言放弃。

三、坚持艰苦奋斗,保持共产党人的本色

在1927年秋收起义部队进入井冈山时,井冈山人口不满两千,产谷不满万担,物质条件十分艰苦。在国民党军队围剿比较厉害的时候,井冈山上粮食艰难,军民以红米、南瓜、野菜充饥,身穿茅草、稻草御寒。但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这些革命先辈还是坚持斗争。现在我们的生活条件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是来之不易的,作为共产党员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不可铺张浪费,不可生活奢靡,还是要坚持艰苦奋斗,保持共产党人的本色。

虽然井冈山的斗争从1927年10月到1930年2月为止,共计两年零四个月,时间虽不长,但它为中国开辟了一条成功之路,尤其为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井冈山精神。虽然时代变了,生活条件变好了,社会发展了,但井冈山精神永不过时。

(来源:知识产权出版社 胡文彬)

京ICP备09007110 Copyright ipph.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5号

知识产权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