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烟熄处炊烟美,崇尚实干谱新章

发表时间:2017年09月11日

苏州是一座古香古色的小城,风景秀丽。六的苏州,恰逢江南水乡的梅雨时节,画面是朦胧的,空气是潮湿的,山色是妩媚的,阳光透不过厚厚的云层,它就像一幅泼墨的山水画,我们移步换景,仿佛身在画中。

一、山中宰相小王山,太湖明月一沙湾

来到苏州的第一天,我们就学习了一堂深刻的历史课——参观革命爱国人士李根源纪念馆。通过现场教学我们深刻了解到李根源先生的事迹。“霜冷灵岩路,披麻送国殇。万人争负土,烈骨满山香。”李根源参加了“二次革命”,反袁世凯称帝活动和“护法”斗争等革命运动,“吴淞战事”起,他与张仲仁等抚伤救民,收敛大批阵亡将士遗骸,葬于藏书五峰山与马岗山,使革命英灵的烈骨有了归宿;1923年,因反对曹锟贿选总统,他退出政坛隐居吴中,两袖清风、高风亮节,捍卫了自己的尊严;本来,小王山附近的村子均无小学,孩子们读书要步行几里路才能到藏书庙小学。风雨雪天,小学生们苦不堪言,他便在村里建造了五六间平房,办了一个阙茔小学。他始终把公益事业放在首位,用自己最大的力量让知识薪火相传。今天,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一定要以李根源为榜样,做到在工作岗位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吃苦在前、勤奋工作、廉洁奉公,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事业,为理想和知识产权事业奋不顾身去拼搏、去奋斗、去奉献自己的全部精力。

二、薄官不能一朝留,清风可以百世纪

在廉吏暴式昭纪念馆现场教学时,我深深被暴式昭廉洁奉公、一心为民的精神鼓舞。暴式昭在清光绪十一年起任苏州西山甪里巡检司任九品巡检官,由于为民请命,清光绪十六年被撤职,全家竟穷得无米下锅。百姓佩服他的廉洁品格,感谢他的平日恩惠,全岛七八千户自发捐米捐柴,冒雪送到他租住的居所,暴式昭光明磊落,把百姓所送柴米列了一个清单,以备日后归还。该地有三家典商,按照过往规矩,每年都要向巡检缴纳360文钱,别人都痛快收入囊中,暴式昭却分文不取,悉数交给地方继善堂储存,以备救济孤贫。后人评价他:“此人若为牧令,政绩必有可观矣。”“为人清廉,作人有骨。”“世上穷官谁与比,罢官不见炊烟起。”可见他的事迹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暴式昭廉政形象巍然屹立,刚直不阿催人泪下。揭示了廉洁、公正、爱国、恤民、勤政、奉献的古之为官者最高价值取向,为新时代党员干部树立了今之为官的榜样,是典型的廉政教育事迹,是新时期推进荣辱观教育、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帮助党员干部树立牢固的道德防线,提高拒腐防变能力的生动教材。

三、抚今追昔触心灵,继往开来树信念

革命历史是共产党人最好的营养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新四军太湖纪念馆分三个篇章,展现了新四军太湖抗日游击支队初建、重建、扩建时期的曲折历程。馆内不仅陈列了新四军战士用过的生活用品、作战工具、信件等,还再现了抗战时期的芦苇沟、通信船以及联络站,让人身临其境,仿佛回到了当年的新四军冲山抗战时期。革命战士在敌人梳篦式的搜查中,一部分人泅水突围、壮烈牺牲,还有5人被围在芦苇荡中,上有蚊子叮、下有蚂蟥咬,饿了挖芦根、捋稻谷充饥,以顽强的毅力,在群众的掩护下,一次次机智地躲过敌人的搜索,围困20天才终于突围。学员听后无一不为革命战士的精神打动,长吁短叹、感慨万分,他们的精神会永远地传承下去,他们的事迹将永远镌刻在每一名共产党人的心中,不断激励我们不忘初心、矢志不渝、勇往直前!

由此,我更清楚地认识到了群众和基层党组织的作用。作为支部的组织委员,如何做好表率,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如何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这都是值得我在支部工作中细细思考的问题。通过参观学习,我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树立了信心,不断激励自己在工作中做好带头作用,牢记宗旨、实事求是,紧跟党中央脚步,为推进支部“两学一做”教育化常态化制度化、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发挥应有的作用。作为社宣传负责人,我更应该积极思考,创新宣传报道方式,加强舆论阵地建设,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有机结合,协同行动、共同发力,充分利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专栏、微信公众平台、支部工作APP等媒体资源,大力宣传支部的建设工作,积极推送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使支部“两学一做”有声有色地开展起来。

四、同舟共济建团队,众志成城展风采

在本次联学联做教育活动中,我社与专利办共有48名党员参与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共组建了6个团队,各组组长、组员分工协作、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地完成各项任务,让我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在活动的过程中,大家的言行举止都能以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严格的要求自己,充分展示了我局的风采。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巨。在革命历史的长河中,我们永远在路上。虽然,我们现在的生活很幸福,但仍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将革命的精神瑰宝传承下去,继续发扬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精神。“上下同欲者胜”,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但只要我们和衷共济、万众一心,永不放弃、百折不挠、携手前行,就一定可以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来源:知识产权出版社 李丹芷)

京ICP备09007110 Copyright ipph.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5号

知识产权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